摘要:首届MEET教育科技创新峰会在北京香格里拉饭店举行,来自全国百余家教育主管部门、千余名国内外教育领域专家学者及行业代表出席了峰会。

12月4日,首届MEET教育科技创新峰会在北京香格里拉饭店举行,来自全国百余家教育主管部门、千余名国内外教育领域专家学者及行业代表出席了峰会。

腾讯智慧教育总经理 潘鸿雁

在以“融通智慧,聚合新生——数字推动基础教育智慧化升级”为主题的基础教育主题分论坛上,腾讯智慧教育总经理潘鸿雁发表了主题演讲。演讲中,她回顾了过去三年腾讯智慧教育在全国各地的落地情况和取得的丰硕成果。同时,她也对腾讯智慧教育未来发展做了详细阐释,未来腾讯智慧教育将在能力、平台、合作、服务上全面升级,以智慧校园作为连接器提供移动应用聚合服务,用大数据中心进行全场景数据采集治理,以开放平台为生态应用提供数据交换和AI能力,全面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慧教育服务新模式。

以下为主题演讲全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校长、老师、合作伙伴们,大家下午好!

非常高兴在今天的峰会上有一个向大家汇报的机会;从去年开始,腾讯智慧教育提出要做教育信息化转型升级的数字助手,为了成为一个合格的助手,我们也在对自我进行不断的迭代和升级。

在今天上午的主会场,腾讯研究院发布了《中国数字学习指数报告》,在报告中提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构建泛在、多元、普惠的善学中国模式,这是对今年5月腾讯教育发布的3C理念的一次升级,对连接、内容、社会责任进行了进一步诠释,连接对应的是学习环境的泛在化,内容对应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多元化,社会责任对应的是学习主体的普惠化,并进一步强化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核心理念。

这里跟大家简单回顾一下腾讯智慧教育的发展。从第一版产品上线到现在已历经了三年多时间。2016年9月,我们在江西上饶市进行第一个全面的区域试点,全市700余所中小学接入智慧校园。在2018年6月,智慧校园开通的学校首次达到1万所。2018年12月,我们在跟天津市和平区的合作中首次落地了智慧教育大数据中心。今年8月份智慧校园2.0灰度版本测试,确定基于小程序的积木式结构。今年9月份中标中国教育信息化最大纯软项目深圳罗湖区智慧教育云平台。截至2019年11月底,腾讯智慧校园服务了超过400家教育局,18000所学校,用户超过2600万,并收获了超过1000家生态合作伙伴。

随着理念的升级,我们也在能力、平台、合作、服务上全面升级,努力构建更加完善的智慧教育服务新模式。

首先是能力的升级。在基础能力上,目前腾讯云有110万服务器分布在全球五大州25个地区,推出了90多个行业解决方案,也在全球部署了超过1300个加速节点,带宽储备达到100T。在人工智能方面,腾讯优图已经达到了90%以上的文字识别准确率,微信智聆积累了10万小时语音识别数据,翻译君支持15个语种的机器翻译。通过Ai能力的不断演进,也让教育的智慧场景不断拓展,使智能阅卷、口语评测、AI教师等应用成为可能。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5G时代,腾讯也早在2017年就在5G的技术研发上进行了大量投入,进行5G相关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探索。腾讯未来网络实验室是中国互联网公司第一支专注5G技术和应用研究团队;积极参与推进5G标准化制定并推动开源平台的探索。

能力升级带来的首先是产品平台的升级,这是我们最新的腾讯智慧校园架构图。这次升级突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数据为导向,以更加轻便灵活的方式,服务学校和教育局。一方面,助力学校打造个性化的移动端智能门户,帮助学校实现高效管理、个性教学、在线办公、安全支付以及数据管理等需求。一方面,从使用场景和需求出发,针对教育环节的各种角色构建不同的个人空间和机构空间,融资源、服务、数据为一体,实现信息沟通、数据交换并支持各类应用服务的汇聚与调用,实现服务全面贯通。统一数据标准、统一身份识别、统一应用入口、统一知识图谱,全面贴合教育信息化2.0的要求。

腾讯智慧教育大数据中心重构教育数据连接枢纽,发掘教学服务新模式,通过数据探索平台、离线批处理平台、实时决策平台、自助分析平台,实现教育全场景数据的采集治理,让数据真正服务于教育。打通数据采集、治理、存储、计算、可视化全流程,运用物联网技术切入校园环境,让课堂变得简单、智能,让管理变得高效、便捷,让环境变得可控、安全。通过智能纸笔、互动平板、自动批阅、运动手环/手表等构建覆盖课上、课下、学习、生活各方面的学生数据采集网络,并依据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平台 ,对学生学业水平和素质成长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实现自我改进与全面发展。

合作的升级依赖于开放的策略和能力。开放平台为教育生态合作方提供数据交换能力和AI能力,其中开放平台通过API接口、SDK、H5等方式向生态合作开发者提供数据同步、软硬件链接、登录组件,帮助伙伴们快速构建自己的特色应用,满足客户定制化需求,并且以应用市场的形式为开发者提供应用分发渠道。基于腾讯AI的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语音处理和自然语言处理能力来实现学情分析、个性化精准学习、智能批改、口语评测、教学管理评估等方案体系,让不断升级的人工智能产品能力更好的服务于教育生态。

腾讯教育在提供开放平台为教育生态合作伙伴提供连接能力以外,还为教育主管单位和每所学校提供升级的应用分级管理,可以帮助每所学校使用应用的精准化、多元化和差异化;可根据教育厅局制定发布应用接入及服务标准,统一规范管理应用的准入、上架和下架,升级的应用综合效果评估可以进行多维的科学评估,从而保障学校所用应用和服务的质量。

以深圳罗湖区为例,采用了统一的用户身份认证、统一的开放接口管理、统一的生态资源整合、统一的云资源服务以及统一的应用计量计费,罗湖在构建全区教育应用生态过程中采用了引入一批成熟先进的应用、搭建一批共性的常规应用、定制承载一批管理类应用的总体策略,吸引并联合了一些教育细分场景的专业合作伙伴,共建罗湖教育应用生态。罗湖区对所有应用采取公平公正的准入标准,建立应用的考核评价机制,对教育生态应用进行优胜劣汰、更新升级,从而提升罗湖区整体教育应用水平,提升管理者、教师、学生的整体信息化素养。

接下来是服务的升级。我们知道只搭建基础平台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深化到具体场景当中,才能更好地服务用户。大家看到的企鹅智笔课堂,就是我们服务于教学场景的一次尝试,融合了在线题库、点阵笔、OCR识别技术,通过知识图谱推荐技术、完整的多角色闭环系统,帮助老师和学生进行个性化精准推荐。通过选题组卷、板书教学、互动课堂、随堂测验、在线批改、个性化报告,完成整个教学流程的辅助。

校内支付是校内生活场景的一个重要工具,我们也在努力使校内支付更简单安全,不但支持校内场景消费,同时也提供适合K12特点的家长代扣等多种支付模式,在消费、管理、交易查询等环节,满足学生、家长、学校和商户在校内各类消费场景的需求。

在“老师来了”为代表的人才联培项目,也是顺应教育体系对人才信息素养培养的新诉求。校园CTO、CIO作为教育信息化落地的重要执行人,腾讯开放技术资源和生态资源,以探究式、互动式、沉浸式的互联网式人才培养模式,帮助培养具有互联网行业认知、技术方案构建能力、产品及运营思维的新型教育人才。

最后,谈谈未来。最近几年我们经常在一些峰会上看到一个词,叫做“未来已来”。因为科技的快速发展,我们对于未来看到了更多可能。同时因为科技的快速发展,我们也多了一些对未来的担忧。一些对技术的不当使用甚至是滥用引起了广泛的争议。科技是一种能力,如何使用如何赋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肃问题。我们相信,只有遵循教育的本质和规律,才能让科技在应用中释放出最大动能,更好地服务于教育者和学习者。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