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诺博教育董事长兼CEO夏勍首次提出构建未来幼儿园的“四要”标准:要有科学的培养目标,要有针对目标的课程,要有个性化的儿童评测,要有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科技。

鲸媒体讯(文/羽灵)4月13日,2018亚洲幼教年会暨亚洲幼教展览会在成都举办,亚洲幼教年会被称为幼教界的“达沃斯”,本届亚洲幼教年会由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汇聚三万余学前教育人共议“新时代可持续发展的学前教育”主题。

本次亚洲幼教年会,在“ 用三课二评体系,构建2030年的幼儿园” 分享会上,新三板公司、以幼儿园”委托经营”服务为主业的诺博教育,其董事长兼CEO夏勍首次提出构建未来幼儿园的“四要”标准:要有科学的培养目标,要有针对目标的课程,要有个性化的儿童评测,要有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科技

一、我们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具有国际公民素质的终身学习者

新时代对人才有新需求,但个人行为习惯和品格却是伴随孩子一生的“基本功”。夏勍表示,中国现有教育体系是一种被动式的教育,很少给孩子主动探究、学习的培养。诺博教育体系的核心目标就是培养让幼儿受益终生的十大行为习惯,从而进一步养成探究学习的素养与良好意志品格,成为具有国际公民素质的终身学习者。

二、未来幼儿园需要什么样的课程?用主动探究式的“三课”构建儿童完整认知结构。

为实现新时代儿童科学、健康成长,中国学前教育机构需要遵循儿童成长及教育规律,设置科学的课程。诺博教育体系通过主题探究课程、习惯养成课程、学科探究课程,以探究式、项目式的课程形式,发挥儿童探究精神,综合培养儿童十大行为习惯。

 

三、未来幼儿园要如何保障儿童个性发展?“两评”系统为教育教学提供科学依据

要实现真正的儿童个性化发展,老师和家长需要真正了解孩子处在哪个成长阶段,学到什么,是否达到预期学习效果?夏勍提出幼儿园可以通过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来实现对幼儿的科学评量。其中,过程性评价主要通过诺博教育“习惯评量系统”来实现:教师通过日常观察,在“习惯评量系统”中记录儿童日常行为表现实现过程性评价。在阶段性学习后,教师可以通过基于脑与认知科学的“海马儿童信息化评测”评测系统获得结果性评量。

“海马儿童信息化评测”(又称“海马幼评”)是诺博教育研发团队联合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专家学者及国内幼教专家和园长研发,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儿童完成自主操作交互游戏,来智能评估儿童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及基本认知方面的发展水平。

四、科技只是管理系统?NO!科技只有深度融合于教育,才让更多的儿童受益

夏勍指出“教育”和“科技”的结合应该分三个层面:第一层面,“科技”作为信息管理的工具和“教育”结合,辅助教育管理的过程,提升幼儿园管理效率,比如人、财、物的信息管理系统,网站、微信公众号信息管理系统等;第二层面,“科技”作为教育展示和教育资源连接的工具,如连接外教完成在线英语教育,VR技术辅助内容生动呈现,科技从表层助力教育,促进儿童对知识的了解;第三层面,“科技”作为挖掘数据的工具,深度融合于教育,获得儿童的真实的成长数据、发展特点,从而提供个性化的活动推荐,深度参与教师的教学课程。